年后和山坡simple性/别友善社群主理人苏南聊天,她提到有个学妹之前在做高校厕所的论文课题,我一听,很有意思呀。一周后,我们和这位学妹芋头在川大江安校区外的咖啡馆约着聊了起来,作为旁听的苏南,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厕所是边缘㊣建筑㊣(设施),但我觉得也是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建筑(设施)。在刚需之上去探讨更多的优化性,增强用户的体验感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况且厕所是人一天中使用极为频繁的场所,那在这个过程中去提升视觉就可以影响心情,用人体工程学指导就可以更有效……我们在和空间接触的过程中其实很看这种切近性、细节性的东西。” 芋头对于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条理清㊣晰,有远超同龄人的成熟。我们从✅高校厕所聊到女性主义,从职业规划聊到情感问题,从女书传承聊到无性别厕所,实现了由厕所开始到厕所结束的闭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大三学生,目前已经撰写了两篇相关论文,其中一篇是《基于女性空间感知的层次法评价体系——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空间为例》,关于高校厕所的观察,是论文的一部分。 东汉《风俗通义》记载,民间常在厕所祭祀司厕之神,供奉酒肉以求祛病消灾。至南北朝《荆楚岁时记》,首次出现厕神“紫姑”之名。紫姑的主要职责不是司厕,而是代人占卜世事吉凶和与人玩乐。 在㊣晋陕黄土地,厕神演化为㊣道教“坑三姑娘”——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元代全真教为推广道教,将紫姑纳入三霄娘娘体系。 此外,民间㊣还有厕神㊣戚姑,亦称七姑,是为了纪念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因为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并让人观看,最终被折磨惨死✅于厕中,世人很同情她,于是作神纪念。 芋头认为,这些历史与精神符号赋予了厕所新的空间内涵。真正决定要写一篇《基于女性空间感知的层次法评价体系》论文时,她便想到了由厕所空间,拓展到自己就读校园的其他空间。 为什么是基于女性的空间感知呢?“那段时间特别关注女✅㊣性主义,读了上㊣野千鹤子的许多书籍,还有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后来就是想结合自己的专业积极探索解决方法,看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因此也想对空间环境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才想着做这个项目以及做实践、写这篇论文。” 调研开✅动后,芋头和小伙伴不仅调研了女学生的㊣需求,还调研了女性教师、女教职㊣工✅等,选取的样本,除了本校,还包括其他友好学校,包括教学空㊣间、生活空间、自由空间㊣等。 参与调研的对象,每个人都说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空间使用的㊣问题,比如,食堂阿姨一般都是轮班制,学校统一安排的房子可能比较远,碎片化的休息时间就不知道该去哪里。 通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芋头根据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景观空间的自身特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女性对环境的整体感知,在咨询相关17位专家学者的基础上,运用AHP法从安全感、归属感/美观度、舒适感三✅个方面㊣共12个指标,建立起了女性视角下高校校园景观空间评价体系。 这是芋头严格意义上第一篇定量论文,她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付诸实践了,但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其实数㊣据量还不够多,样本也只限于江安校区,不具有太强的参考价值,能提取与实践的信息还是比较少,我想之后在更深入的设计学习与工作中,我会更努力的把意识化为现实。” 苏南说,她一直以来✅有个习惯,去到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空间,都会去看看厕所,甚至因为听说北京有个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的无性别厕所,想要㊣专门去一趟。 芋头也表示自己在city walk中常常会关注城市的规划,也包括观察厕所。“厕所是微观的、边缘的建筑,但确实能够体现很多东西,体现人本的色彩。” “因为生理结构、穿衣方式、厕所面积等影响,确实导㊣致女性排队时间较长,比如我很多时候课间10分钟去厕所,可能就要花全部时间在排✅队上,再加上社会对此的关注与2016年相关卫生间建设规范的提出,就让我㊣不自觉地想关注各个卫生间的改善情况。”观察后,芋头有时候会做一些记录,虽然不多变电室变电柜,更多是记录下个人的感受。 位于深圳市深南大道与南山大道交叉口西南树林内的南头公共洗手间,是芋头喜欢的厕所之一,这里由深圳界工作室设计。 “你看,设计师们尽可能保留了现有的树木和绿地,为了给树木腾出空间,建筑物被分成小小的叶子形单元,叶子的顶端形成入口,更宽的腹部形成洗手间蹲便和坐便。是不是很有意思?人造结构巧妙地融入自然,温柔地让渡。” 谈到有的公共厕所将男厕所设置在一楼,女厕所设置在二楼的问题,苏南觉得,这虽㊣然会避免一些偷窥等安全问题,但也存㊣在许多隐患,比如:行动不便㊣的老年女性、推婴儿车的母亲上二楼可能会比较困难,对于痛经的女性也不那么友好。 在芋头看来,性别分类始终是具有特殊✅性的,在一些场合一些人群这样㊣的方式并不适用,甚至会出现分类㊣难题。无性别卫生间包容性强,同时因为是密闭隔间,安全性也有保障。但会有一个非常长的适应阶段——意识、习惯问题、突发事件设想的解决。 “作为✅一个艺术类学生,我更多想的是用艺术软性介入意识的改变之中,比如国内国外不少对于公厕美学的关注。我想这也需要汲取更多㊣人的意见和反馈,所以争辩问题永远是值得的,这也是现在我们讨论厕所未来的基本性目的,去交流去提✅问,去表达去塑造,建立厕所的场所精神。” 苏南觉得,我们也可以在第三卫生间的基础之上去延展一部分需求,“比如现在第三厕所空间主要包括两个功能,一个是家庭功能,一个是残障功能,如何把一部分性别的需求包含进来,我觉得这是可以去思考和实践的。” 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公厕美学,提供的都是视角和方法。对年轻的苏南和芋头来说,女性主义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以性别视角做指引,她们走向更清醒㊣的认知,走向更日常的生活。 采访的那天下着小雨,聊了一下午㊣之后,她们手牵手要去体验学校里的厕所,“去吗?改造后㊣✅的厕所很不错哦。”